
產品分類
products category
更新時間:2025-11-07
瀏覽次數:17自2024年8月起,國家及地方相繼發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規,要求光伏項目必須具備“四可"能力,推動電站技術的升級換代,旨在構建更加穩定、高效、智能的光伏能源體系。近期,南方電網
截至目前,全網分布式光伏裝機容量已超過5600萬千瓦,但相關問題也逐漸顯露。《南方電網分布式光伏運行管理提升工作方案》中明確要求新建分布式光伏項目應實現“可觀、可測、可調、可控"(以下簡稱“四可")能力,存量分布式光伏項目要在2027年底完成“四可"改造。
南網中壓(10KV及以上)分布式光伏方案架構:

CET中電技術為新建分布式光伏電站提供四可能力解決方案,實現新能源發電精準感知、智能分析預警、AGC/AVC功率控制,助力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和光伏入市交易。
可觀: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運行狀態可被實時監控,包括設備性能、環境參數、電力輸出等關鍵數據。
可測: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對發電功率、電壓、電流等數據具備準確測量能力。
可控:通過遙控并網柜保護測控的出口控制開關分合,確保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實現自動化控制。
可調:通過邊緣網關
①情形一:未配置自動化設備,不能實現調度直采
部分分布式光伏項目現場未配置自動化設備,未實現調度直采,為響應南方電網公司關于中壓分布式光伏“調度直采直控"技術規范要求,根據管理規定及技術規范排查,現場不具備任何自動化設備的情形,需要配置并網點測控裝置、邊緣網關、數采裝置/協議轉換、配電安全防護裝置。
CET中電技術作為新能源解決方案供應商,構建了“網關層 + 路由層 + 采集層"的三層架構體系,可實現按臺區組建智能采集網,打通分布式光伏接入“最后一公里"。邊緣網關從遠動裝置采集讀取三遙數據,通過RS-485分線器、串口服務器將逆變器接入邊緣網關,不影響原來的系統通信。
注意:需獲取遠動裝置三遙點表和逆變器廠家規約點表。

②情形二:配置自動化開關和測控,未實現功率調節。
嚴格響應國家能源局“四可"政策規定,根據管理規定及技術規范排查,現場具備自動化開關和測控裝置,需要配置邊緣網關、數采裝置/協議轉換、配電安全防護裝置。
CET中電技術通過邊緣網關從遠動裝置采集讀取二遙數據,保護測控裝置通過網絡接入邊緣網關;通過RS-485分線器、串口服務器將逆變器接入邊緣網關,不影響原來的系統通信,推動“調度直采直控"規定有效落地。
注意:需獲取遠動裝置二遙點表、逆變器廠家規約點表和保護裝置點表。

① PMC-1606-CEP II型及III型邊緣網關

PMC-1606采用高性能的多核處理器和加密芯片,滿足國產化自主可控和國密二級的要求,標準協議即插即用,實現分布式能源設備的快速上線:其部署AGC/AVC/PCS等多種輔助控制算法,可接收邊緣集群指令實現電網運行方式轉換、調峰/調頻等指令操作,支撐調度運行和虛擬電廠的市場運營;通過遠程OTA及云端運維平臺CET-DEV協同能力實現現場設備的遠程維護、升級和管理。

②iSmartGate系列數采裝置


iSmartGate 8智能網關是用于智慧能源物聯網邊緣節點的通信樞紐,實現末端設備全面感知、快速接入、大容量數據存儲、邊緣計算及邏輯控制、協議轉換、數據加密上云、多云上傳,為用戶提供安全、可靠、高效的數據傳輸通道。
釋放數據潛力,能耗采集先行,iSmartGate系列智能網關作為能耗采集終端與監控平臺的數據橋梁,實現末端設備的全面感知,提供連接末端設備和云平臺的能力,對能源進行分布式監測、集中監管,構建能源物聯網。

“分布式光伏‘四可’改造"政策的出臺,標志著我國光伏行業逐步進入智能化、規范化的新階段。通過加強“四可"接入要求,不僅可以提升分布式光伏的發電效率和電網兼容性,還能為光伏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奠定基礎。
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政策的持續支持,“四可"改造將在分布式光伏電站運維管理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。未來,CET中電技術作為新型電力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,將不斷優化技術創新,為分布式光伏電站的高效、安全、穩定運行貢獻力量。
返回列表
掃一掃